教学工作方案:端午节日期认知与文化传承

教学目标

1.

知识目标

:让学生准确记忆并理解端午节的日期,即农历五月初五。

2.

能力目标

: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,如使用日历、网络搜索等。

3.

情感目标

: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兴趣,激发爱国情感和文化自豪感。

教材选择

1.

主要教材

: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》系列教材,重点章节为“端午节”。

2.

辅助教材

:相关端午节的历史故事、诗词、视频资料等。

3.

互动材料

:日历、端午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材料。

授课方式

1.

讲授法

:通过PPT和视频讲解端午节的起源、习俗和重要性。

2.

互动讨论

:组织学生讨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,如赛龙舟、吃粽子等。

3.

实践活动

:指导学生制作粽子或龙舟模型,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4.

小组合作

:分组进行端午节相关主题的研究报告,培养团队合作能力。

评估标准

1.

知识掌握

: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,检查学生对端午节日期的记忆和理解。

2.

能力展示

:评估学生在信息获取、团队合作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。

3.

情感态度

: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,评价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情感态度。

通过这一教学工作方案,学生不仅能够准确记住端午节的日期,能深入了解和体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,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