围场土豆粉:一根粉条的世界纪录之旅
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道坝子乡,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于近日震撼上演——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,创造了“最长的马铃薯粉条”,长度达到了惊人的500.152米,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次辉煌展示,更是围场县马铃薯产业独特优势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传统工艺的魅力再现
10月11日,秋高气爽,道坝子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挑战,14名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匠人齐聚一堂,他们身着传统服饰,手持古老工具,以当地纯手工漏粉工艺,共同编织出一根绵延不绝的马铃薯粉条巨龙,这不仅仅是一项技艺的展示,更是对古老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致敬,在匠人们灵巧的双手下,一颗颗普通的马铃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,化身为一根根晶莹剔透、韧性十足的粉条,最终汇聚成这一令人瞩目的世界纪录。
现代产业的强劲支撑
围场县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研发基地和繁育中心,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马铃薯资源,此次挑战的成功,离不开当地马铃薯产业的强劲支撑,围场县拥有优质种薯繁育企业21家,标准化脱毒种薯扩繁基地15万亩,优良品种实现全县所有耕种面积的全覆盖,这些优质种薯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,更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,围场马铃薯粉条的成功挑战,正是这一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紧密协作、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挑战背后的故事
为了这次挑战,围场县做了充分的准备,从匠人的选拔到工艺的改进,从原料的筛选到制作过程的严格把控,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,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亲临现场,对整个挑战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认证,确保了挑战的公正性和权威性,当这根长达500.152米的马铃薯粉条展现在世人面前时,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化为了成功的喜悦与自豪。
庆祝与传承
挑战成功后,围场县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,在全国唯一的县级马铃薯博物馆内,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土豆盛宴,来自各地的嘉宾和游客们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独特、制作精美的土豆美食,深刻感受到了土豆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“薯王”争霸赛也如火如荼地展开,吸引了众多马铃薯种植户、育种和加工企业的积极参与,通过比拼种植技术、产品质量等方面,选拔出真正的“薯王”,为围场马铃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灵感。
展望未来
围场土豆粉世界纪录的诞生,不仅为当地马铃薯产业打造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,更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,这一壮举不仅提升了围场土豆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围场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深化马铃薯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,推动马铃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,也将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传统手工艺,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围场土豆粉世界纪录的创造,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业交融之美的生动诠释,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卓越魅力,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憧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