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同签订依据什么法律法规
合同延续性是指合同在原定期届满后,在未经双方协商同意或法定事由的情况下,仍然继续存在的一种状态。在法律上,合同延续性有以下法律依据:
1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》
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:“期限届满,当事人没有表示或者表示不准备继续履行合同的,视为不再继续履行合同;但是,根据合同的性质、交易习惯、当事人的意愿或者其他情况需要继续履行的,除非另有约定,合同仍然有效。”
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

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:“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。期限届满,当事人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,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;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,依照合同性质、交易习惯和诚信原则履行义务。”
3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施条例》
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:“合同履行期届满,当事人未办理延期手续,在合同条款中未约定延期的,视为不愿意继续履行合同。”
以上三个法律依据规定了合同延续性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范围。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后,如果当事人没有表示继续履行合同或约定延期条款,合同将自然失效,当事人不能再以原合同作为权利和义务依据。但在一些情况下,由于合同的性质、交易习惯、当事人的意愿或者其他情况需要继续履行的,合同仍然有效,双方仍需按照约定继续履行义务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